摘要:本文介紹了以色列農業生產的基本情況,分析了水資源匱乏的以色列節水農業的發展特點,經過係統的梳理之後總結出以色列在長期的探索節水農業所具有的灌溉管理科學化、高端的“汙水農作”處理方法以及由傳統注重節水轉向生物節水、科學研究牢牢遵循生產發展需要、始終將精準化發展看做是節水方向的特點,並結合中國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提出以色列節水農業對中國發展生態農業中的有益參考。
以色列作為一個新興國家,其並沒有悠久的國家曆史,在長期的戰亂下,直至20世紀40年代,才宣告成立為一個國家,國土麵積隻有2萬km2多一點,其鄰國為埃及、約旦以及敘利亞,在中東地區屬於一個小國。從地理位置上看,以色列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及戈壁沙漠之間,在該國中相當大一部分國土位於綿延7 500km2的幹旱地帶中。由於氣候原因的客觀影響,以色列有50%以上的土地可以被判定為屬於幹旱以及半幹旱地區。剩下一半左右的地區絕大部分在地形上都可以被劃歸為難以大規模機械化耕種的山地、森林,以色列整個國家隻有在地中海沿岸有一條十分狹窄的地帶以及極少數的內陸河穀附近地區可以找到部分土地進行耕種。由於在地理位置上以色列處於全球氣候幹旱且淡水資源十分匱乏的地區,粗略統計該國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總量僅有16億m3,人均淡水資源總量隻有300億m3,僅占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0,是中國人均水平的1/7。舉例說明,以色列北部地區的年降水量通常隻有700~800mm,中部地區更少,隻有400~600mm。在國土麵積中占到50%以上的內蓋夫沙漠這一廣袤的地區,年降水量僅為25mm左右。可想而知,在如此惡劣的客觀條件下,想要進行農業生產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自給自足都麵臨著極大的挑戰。然而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自從20世紀中期建國以來,以色列的農業已經遠遠超過了自給自足的要求,其每年創造的農黄瓜视频色板出口收入已經達到13億美元,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占到2%,在該國對外出口總額中占到7%的比例。追根溯源,這與以色列現代化的灌溉技術以及灌溉設備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更離不開該國高度集約化生產方式。研究以色列節水農業對於中國農業發展,尤其是幹旱沙漠地區的農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以色列節水農業基本情況
在以色列還未正式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之前,位於內蓋夫沙漠地區的農業生產處在十分落後的狀態,當地人耕作的方式是使用駱駝牽引木犁進行的,在作物選擇上,隻能選擇極其耐旱的作物,單產水平十分低下。基於此,在建國之後,以色列政府意識到,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匱乏的問題,想要保證國家農業生產正常進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20世紀60年代,以色列政府耗巨資修建了從位於約旦河上遊的太巴列湖將水源一直輸送到降水量極少的內蓋夫沙漠地區的水利工程,這為改善當地水源欠缺的客觀現實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外在幫助,然而在降水量極端缺乏的幹旱地區,即使供應水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假如使用傳統的方式灌溉,依然難以滿足農業生產需要,為探索出更為科學的解決方案,以色列在20世紀中期,首創了以滴灌為代表的微量灌溉技術,這一舉措為提升本國水資源的利用率作出了跨時代的貢獻。在以色列,節水在農業管理中一直是處於舉足輕重地位的。最大限度地獲取單位土地麵積以及單方(1m3)水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一直是以色列政府所關注的重點。對於以色列來講,無論是農作物生產,還是綠樹、草地種植,甚至是鮮花種植上,絕大部分都是使用滴灌的。當地人按照一定標準,在每天的特定時間依據一定量將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以及營養,利用管道直接傳遞到植物的根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這樣可以少量的水達到最佳效果。
科學家在研究中證實,以色列農業生產中水、肥的有效利用率能夠保持在驚人的80%-90%,節水維持在50%-70%,肥料能夠節約30%~50%。不僅如此,當地為了預防土壤次生鹽漬化問題的出現,還對傳統灌溉所使用的溝渠占地問題進行了處理,從而成倍地提升單位麵積農作物產量,土壤條件已經不再是困擾作物生長的因素,僅僅成為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所需要依托的一種媒介。無論是在什麽樣條件的土壤上種植棉花、玉米以及其他作物,全部使用滴灌施肥,農作物可以在高質量、高產量的情況下健康的成長,保證了當地的農作物生產條件的同時,由於滴管技術可以十分有效地對鹽堿地進行改良,以往不見生機的不毛之地慢慢成為到處充滿希望的綠洲。以色列的耕地麵積也由最初的16.5萬hm2迅速的變成目前的43萬hm2,有效灌溉麵積由最初的3萬hm2上升至目前的22.5萬hm2。農業產量增加了整整16倍,可供養人口由50萬增加到今天的620萬。由於以色列生產條件的惡劣,以色列農業生產所取得的成績一直被認為是世界農業發展所取得的奇跡。
二、以色列節水農業發展的特點分析
經過係統分析,以色列節水農業發展有如下特點。
1.灌溉管理科學化 在灌溉管理上,始終將科學化看做是重點。為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當地積極引進計算機、遙感等先進技術,使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同時,也有力地保證了整個管理的高水平進行。
2.大力推廣“汙水農作”技術 由於水資源的稀缺,當地政府耗費大量資金進行以廢水灌溉技術為代表的再循環研究。迄今為止該技術研究已經獲得了成功,在不同過濾裝置的參與下,廢水中的汙染物以及對農作物生長不利的因子被大大的祛除,在此基礎上,政府再經過綜合考察選擇出最適應土壤生長的作物,時至今日已經有超過70%的汙水可以用於農業灌溉,這種“汙水農作”技術不僅僅充分利用了水資源,還有效地避免了因為汙水產生無法處理而導致環境受到汙染的情況。
3.大力發展節水產業 20世紀80年代塑料工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發展機遇,為更好地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當地政府鼓勵各大機構研製、開發和生產出與節水技術向配套的成套的多品種、多規格、係列節水器材和設備,這直接推動了滴灌係統的發展。
4.節水研究方向從傳統的節水轉向生物節水 在節水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以色列農業科學研究的核心始終圍繞著節水農業這一目標推進。例如,在當地番茄節水農業的發展中,與之相配套的黄瓜视频色板就達40多個,這些種類各異的節水灌溉技術,無論是在灌溉質量還是在灌溉規模上,都能夠很好地滿足農戶需求。
5.科學研究始終服務於農業生產 以色列農業之所以能夠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獲得發展,關鍵在於科學研究中各個環節都與農業節水緊密結合。始終服務於生產是當地發展節水農業的基本特色。
除此之外,在發展節水農業的過程中堅持精準化的發展策略也是以色列農業發展的一大特點,當地無論是在土壤適應性、環境選擇性還是在生產成本、資源消耗等各個方麵全方位地進行了論證。支持其能夠順利開展此項工程的因素有兩個,一是高度機械化的農業生產水平,二是以色列國家施肥技術的精準,以色列政府在這兩方麵的大量投入,最終確保了農業生產的始終向精準化方向發展。
三、以色列節水農業對中國發展生態農業的啟示
1.較高的農業生產組織化水平,是生態農業發展的必要前提保證 筆者通過對以色列農業組織形式考證得出,該國的經濟體製是沿襲著公平、公有的原則而實行的合作製,在常見的合作形式中,基布茲以及莫沙夫是最常見的兩種,這兩種組織形式中,基本上每一個組織都有450人參與,在全國有超過270個這樣的組織,一共涉及12萬人。較高的農業生產組織化水平對於大規模地普及農業機械組織生產以及更大範圍的推廣應用新技術是十分有力的。中國現今農業生產方式基本上都是以家庭為單位,這在推進大規模生產過程中會造成各種各樣的困難,因此,必須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水平。
2.要發展生態農業,重點要建立起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係 要保證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能夠最終提供高產優質的農黄瓜视频色板,在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的今天,必須依靠現代科技成果的推廣才能夠順利進行。在以色列節水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國家農業部下設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具體到地方、基層單位全部設置有推廣服務機構。這些機構獲知最新農業科技信息之後,迅速地通過各種渠道將信息傳遞給農戶。具體來講,為保證信息能夠及時有效地傳遞給農戶,當地通過建立起研究成果定期報告製度、業內專家學術交流製度以及農戶交流反饋機製和谘詢製度的完善,讓推廣人員深入田間進行試驗,真正地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落到實處。就中國而言,在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科技一直是推進高效生態農業的重要支柱,隻有切實保證現代科技成果能夠真正傳遞到農戶家裏,才能為生態農業發展打好基礎。
3.建立起高效的管理以及運行製度,促進節水技術順利實施 以色列政府高度重視節水技術不僅僅是口頭上的宣傳語,而是將節水技術落到實處,保障生態農業這一目標可以順利實現。以色列政府為了確保節水技術能夠真正地推行開來,不僅僅將完善水土保持法律看做是一項重點工作,而且在執法層麵,堅決不允許不認真履行節水職責的行為出現。政府通過強製性的政令以及補貼相結合的政策,讓節水技術真正落實,同時,在宣傳上政府也不遺餘力,節水普遍成為公民的基本意識。除此之外,由於水資源的稀缺,以色列水價是十分昂貴的。政府在水價製定上的最終目的是推進百姓節水。例如,假設農民用水量在定額的60%之內價格則為基本價,在60%~80%則要加價20%、在80%~100%則加價將會增至60%,一旦超過定額,超過部分需要200%付費,並且下年度的配水也會受到影響。以上種種措施為保證節水技術順利實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值得中國在建立生態農業的過程中借鑒。
4.將綜合節水農業技術體係看做是最終歸宿 節水農業不僅是一項僅僅關係著農業的工程,還與水利、農業機械以及生物等多方麵密切相關,以色列在推行節水農業的時候,不僅重視對土地進行平整,製定灌溉製度,同時還考慮到設備、栽培技術等,將節水農業看做一項係統工程,在一定的標準下實施,在避免了問題遺漏的同時,也避免了職責劃分不清的情況。這種將節水農業作為係統工程的做法值得中國借鑒。